东宫福妾(清穿) 第137节
这份时时刻刻为枕边人担忧的心,却也难得。 说完,胤礽又道:“这法子,她身边伺候的宫女也学会了,正在为您和皇太后赶制呢,她的心总是这样好,总向着儿子。” “朕知道程氏是个好的。”康熙是知道毓庆宫里的大小事的,所以对程氏早已改观。他将那马甲递还给太子,见他美滋滋地又给套上了,心里也不禁有些酸溜溜的,他身边妃嫔那么多,却只知道争风吃醋,四妃如今连袜子都不给他绣了,也就为了自个儿子谋差事的时候才过来送送甜汤。 程氏却十年如一日,从不听她为家族谋利,也未曾听说她为了膝下孩子争名夺利,大多时候,都是一心都扑在胤礽身上。 这样的女子是难得的。 “只是这太子嫔之位……”哪怕程氏再好,康熙仍旧有些犹豫,他摇摇头道,“保成,她是个汉人。” 清承袭明制,又融合了满清的诸多传统。 大清入关不过几十年,先帝在时,后宫位分规制还不完全,康熙刚登基那会儿也没想好该设怎样的位分,除了皇后,所有妃嫔都是庶妃。拖了十六年扫除了内忧外患他才有了心思大封六宫,因此连东宫妃嫔的规制,也是在康熙十六年的时候,学着明朝顺道定下了的位分:皇太子妃一位、皇太子嫔一位、侧福晋若干、格格若干。 太子妃是皇太子正妻,作为未来国母,与太子这个君副,同为君。 而“嫔”在明朝原指女官,也是对妇人的美称,如:嫔妇妇人有德行者,嫔德妇德,嫔俪指妻,嫔则为妇的准则,嫔息妻与子女。古者天子后立六宫、三夫人、九嫔、二十七世妇、八十一御妻,以听天下之内治,以明章妇顺,故天下内和而家理。[注:1]